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上封事陈得失 东汉 · 谢弼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一
臣闻和气应于有德,妖异生乎失政。
上天告谴,则王者思其愆;
政道或亏,则奸臣当其罚。
夫蛇者,阴气所生;
鳞者甲兵之符也。
《鸿范传》曰:「厥极弱,时则有蛇龙之孽」。
又荧惑守亢,裴回不去,法有近臣谋乱,发于左右。
不知陛下所与从容帷幄之内,亲信者为谁。
宜急斥黜,以消天戒。
臣又闻「惟虺惟蛇,女子之祥」。
伏惟皇太后定策宫闼,援立圣明,《书》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窦氏之诛,岂宜咎延太后
幽隔空宫,愁感天心,如有雾露之疾,陛下当何面目以见天下?
周襄王不能敬事其母,戎狄遂至交侵。
孝和皇帝不绝窦后之恩,前世以为美谈。
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今以桓帝为父,岂得不以太后为母哉?
《援神契》曰:「天子行孝,四夷和平」。
方今边境日蹙,兵革蜂起,自非孝道,何以济之!
愿陛下仰慕有虞蒸蒸之化,俯思《凯风》慰母之念。
臣又闻爵赏之设,必酬庸勋,开国承家,小人忽用。
功臣久外,未蒙爵秩,啊母宠私,乃享大封,大风雨雹,亦由于兹。
又故太傅陈藩,辅相陛下,勤身王室,夙夜匪懈,而见陷群邪,一旦诛灭。
其为酷滥,骇动天下,门生故吏,并离徙锢。
蕃身已往,人百何赎!
宜还其家属,解除禁网。
台宰重器,国命所继。
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首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凶。
可因灾异,并皆罢黜。
徵故司空王畅长乐少府李膺,并居政事,庶灾变可消,国祚惟永。
臣山薮顽暗,未达国典。
策曰「无有所隐」,敢不尽愚,用忘讳忌。
伏惟陛下裁其诛罚(《后汉·谢弼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三,语次不同。)
轮对劄子(论敬天)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五、《后乐集》卷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七
臣观董仲舒汉武帝曰:「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又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是知天人之际,其应若响,灾异之变,良不虚发。
自昔帝王未尝无灾异,惟睹变思惧,则灾异自弭,转祸为福。
未闻安于时数之适然而不思所以应天者也。
仰惟陛下严恭寅畏,恪谨天戒,二十六年之间,兢业之诚有同一日。
人君患不勤俭,陛下宵衣旰食,菲饮恶衣,勤俭根于天性。
人君患不慈恕,陛下勤恤民隐,谦恭接下,慈恕本于至诚。
宫室苑囿无所增崇,狗马珍奇无所玩好,游心典籍,探赜道原,凡君德之所宜有者,陛下兼而全之矣。
每过灾眚,侧身修行,惟恐不至。
陛下畏天之诚真得圣人之用心矣。
窃见五月以来,常旸为沴,田苗既槁,川泽多枯。
旱暵之灾,所及浸广。
既踰秋序,膏泽尚屯。
宽惠屡施,祷祠几遍,而旱气盘结,卒未荡除。
云油然而复收,雨将降而辄止。
陛下焦劳于上,百姓嗷嗷于下,群臣左右相顾骇愕,莫知所为。
道路传闻,或云诸郡间亦得雨,而畿甸之内独尔愆期,此尤足以见天心爱君之仁,正陛下恐惧修省之日也。
借曰君德全尽,无有阙遗,陛下亦安可以是自喜也。
成汤至圣也,政之不节,使人之疾,苞苴之行,谗夫之昌,女谒之盛,宫室之营,宜皆所无有也。
桑林之祷必举此六事以自责。
盖圣人畏天之深,为民之切,躬自贬损,宁过乎厚,出于此心之诚,非有所勉强不得已而然也。
况夫庶事之间,容有未正,上泽壅格而不得下究,下情抑郁而不能上通,天意人心不甚相远,以人求天,上下不交,则为否矣。
变异之见,非为此乎?
顷者都城喧传,谓陛下内出诏音,求言自辅,人人踊跃,莫不思奋。
侧听旬月,始命都省降旨言事,而责躬之诏尚迟回而未下。
陛下岂以是为虚文,而所以应天者不在此耶?
如近日避殿减膳彻乐,奏告天地宗庙社稷,臣知陛下将次第而举行之矣。
臣窃惟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丕烈懿范未易殚叙。
求其所以致治之盛,莫若尽敬天之诚。
信史昭垂,烂然可睹。
庆历四年旱,谓辅臣曰:「方岁旱而飞蝗滋甚,百姓何罪?
默祷上帝,愿移灾于朕躬」。
七年,以久不雨,避殿减膳,下诏责躬,求直言,戒励百官,罢免辅臣,以答天戒。
仁祖敬天为民如此其切,何灾不弭,何福不臻?
太平之盛,冠古莫及,良有以也。
臣愿陛下远监成汤,近法仁祖谨思天变,骏发德音,布宣罪己之辞,益广直言之路。
陛下所以应天者至矣尽矣,为陛下之臣而不能辅宣主德,实惠生民,所以伤和气而致乖异者,宜如何自处也?
然后严敕大臣执政侍从以下及州县之吏,更相警惧,思所以致旱之由,为所以恤灾之备。
封章来上,虚心听纳,庶几下情尽达,精意感通,上天降康,灾沴销释,天下幸甚。
臣充赋馆职,恩许言事,既得面对,拳拳爱君忧国之诚不能自已,敢无一言先以开广陛下之心?
所有政事阙失及当今急务,续具条奏。
臣冒犯天威,罪当万死,惟陛下裁赦。
取进止。
谏疏忌王导等疏 东晋 · 周嵩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六
臣闻明君思隆其道,故贤智之士乐在其朝;
忠臣将明其节,故量时而后仕。
乐在其朝,故无过任之讥;
将明其节,故无过宠之谤。
是以君臣并隆,功格天地。
近代以来,德废道衰,君怀术以御臣,臣挟利以事君,君臣交利而祸乱相寻,故得失之迹难可详言。
臣请较而明之。
傅说之相高宗,申召之辅宣王,管仲之佐齐桓,衰范之翼晋文,或宗师其道,垂供受成,委以权重,终致匡主,未有忧其逼己,还为国蠹者也。
始田氏擅齐,王莽篡汉,皆藉封土之强,假累世之宠,因暗弱之主,资母后之权,树比周之党,阶绝灭之势,然后乃能行其私谋,以成篡夺之祸耳。
岂遇立功之主,为天人所相,而能运其奸计,以济其不轨者哉!
光武以王族奋于闾阎,因时之望,收揽英奇,遂续汉业,以美中兴之功。
及天下既定,颇废黜功臣者,何哉?
武力之士不达国体,以立一时之功,不可久假以权势,其兴废之事,亦可见矣。
近者三国鼎峙,并以雄略之才,命世之能,皆委赖俊哲,终成功业,贻之后嗣,未有愆失遗方来之恨者也。
王导、王廙等,方之前贤,犹有所后。
至于忠素竭诚,义以辅上,共隆洪基,翼成大业,亦昔之亮也。
虽陛下乘奕世之德,有天人之会,割据江东,奄有南极,龙飞海嵎,兴复旧物,此亦群才之明,岂独陛下之力也。
今王业虽建,羯寇未枭,天下荡荡,不宾者众,公私匮竭,仓庾未充,梓宫沈沦,妃后不反,正委贤任能推毂之日也。
功业垂就,晋祚方隆,而一旦听孤臣之言,惑疑似之说,乃更以危为安,以疏易亲,放逐旧德,以佞伍贤,远亏既往之明,顾伤伊管之交,倾巍巍之望,丧如山之功,将令贤智杜心,义士丧志,近招当时之患,远遗来世之笑。
夫安危在号令,存亡在寄任,以古推今,岂可不寒心而哀叹哉!
臣兄弟受遇,无彼此之嫌,而臣干犯时讳,触忤龙鳞者何?
诚念社稷之忧,欲报之于陛下也。
古之明王,思闻其过,悟逆旅之言,以明成败之由,故采纳愚言,以考虚实,上为宗庙无穷之计,下收亿兆元元之命。
臣不胜忧愤,竭愚以闻(《晋书·周嵩传》)
皇后孟氏制 北宋 · 梁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三、《皇朝文鉴》卷三六、《八代四六全书》卷一、《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七、《古俪府》卷三、《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卷四二
正家者义之先,天下从而定矣;
大昏者礼之本,圣王所以重焉。
朕继体持盈,侧身思永,方切基图之固,敢娱宫室之安?
太母以万世为心,命虔宗事之重;
大臣以两极陈义,请建坤仪之尊。
谓王道之大所由兴,故人伦之始不可缓。
明扬德阀之懿,简在慈闱之公。
钦承温诏之音,俾正中宫之位。
载蠲吉日,敷告大庭。
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眉州防禦使、赠太师孟元孙女,忠孝令门,善庆奕世,幽闲专静,蔼闻和声,婉睦惠慈,雅应柔则。
天作之合,文定厥祥,人谋协从,龟告并吉。
是宜入厅内职辅宣外和。
式瞻祎翟之章,上直轩龙之象。
嘉典大备,并行今古之情文;
盛德有开,增美国家之治理。
于戏!
惟恭俭为富贵之守,惟忧勤为康乐之资。
如《关雎》之进贤,则可以基风化之成;
如《樛木》之逮下,则可以将福履之盛。
用久乃济,匪初其难。
勉尔钦修,以法三宫之端一;
相予显祀,以崇七庙之清明
垂光紫庭,袭誉彤管。
可立为皇后
景范中书侍郎平章事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五
朕自履宸极。思平泰阶。
出一令虑下民之未从。行一事惧上元之罔祐。
晨兴夕惕。终岁于兹。
虽礼让渐闻兴行。而风雨未之咸若。
岂刑政之斯阙。而德教之未敷哉。
繇是进用良臣。辅宣元化。
虽朕志先定。亦舆情具瞻。
爰择嘉辰。诞敷明命。
枢密院直学士中大夫尚书工部侍郎上柱国晋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景范。昔佐先帝。
每罄嘉谟。逮事眇躬。
愈倾忠节。奉上得大臣之体。
检身为君子之儒。一昨戎辂亲征。
皇都是守。赞勋贤于留府。
副徵发于行营。军政所资。
国用无阙。今则灵台偃革。
宣室图功。思先朝欲用之言。
成圣考得贤之美。俾参大政
仍掌利权。尔其明听朕言。
往敷元化。予欲则垂象而清品汇。
尔则顺天道以序彝伦。予欲恤刑名而息战争。
尔则谨宪章而恢庙略。天人之际悬合。
军民之事罔渝。则国相之尊。
非尔孰处。邦计之重。
惟才是臧。勉思倜傥以致君。
勿效因循而保位。伫闻成积。
用副虚怀。可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
正交论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七
上古无文。
饱于和气。
从化而避。
何交之哉。
至于善恶分。
利害竞。
而后有交。
交天命也。
疏附奔走之友。
夫友天纵也亦然。
微鲍子之知管氏。
则诸夏迁为左衽。
无归生之说屈建
椒举死于他国。
大者济天下。
叔牙夷吾是也。
小者全宗族。
声子伍举是也。
慈明奉元礼。
一如大人。
真长仲祖
临柩动色。
由是近于骨肉之恩。
不止交游而已矣。
王邑崇继前好。
父事君卿
梁松恃贵遗旧。
构陷伏波。
两存其道。
而后兼善。
是知人事艰难。
仅发于造次。
生死变礼。
不必更时代。
朋友渐于讲习。
缘情而亲。
于我为重。
忧危相急。
仕进相推。
望而不从。
厚实生怨。
诗曰。
丧乱既平。
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
不如友生。
美道义相成也。
又曰。
将恐将惧。
维予与汝。
将安将乐
汝转弃予。
哀势利相倾也。
三代之教。
自家刑国。
树之以经师
启其心而身修。
则家事理。
次定朋友。
端其性术。
摄称从之。
声与实谐。
次诸侯无敢不贡士及于政。
是以富有贤哲。
动符六经。
王泽既衰。
小雅皆废。
诸侯无贡士之理。
司马无论材之政。
犹或先王教存。
国有君子。
圣人生于鲁。
七十子遍游诸侯。
文武之道。
曀而复明。
孔伋孟轲之徒。
无不儒尊。
汉代人心尚朴。
辟署由州郡。
公府往往有奇节骇俗之士。
东京宗祖好学。
海内翕然。
是以王室多柱石之臣。
交游有死生之友。
降及魏晋
亦未甚媮。
近代无乡里之选。
多寄隶京师
随时聚散。
怀牒自命。
积以为常。
吠形一发。
偫响雷应。
铨擢多误。
知之固难。
使名实两亏。
朋友道薄。
盖由此也。
况众邪为雄。
孤正失守。
诱中人之性。
易于不善。
求便身之路。
庸知直道。
不从流俗。
修身俟死者益寡焉。
加以三尊阙师训之丧。
朋友无寝门之哭。
学府无衰服之制。
礼亡寖远。
言者为非。
人从以偷。
俗用不笃。
弊在不专经学。
沦于苟免者也。
师乏儒宗则道不尊。
道不尊则门人不亲。
友非学者则义不固。
义不固则交道不重。
选不由乡则情不系府。
情不系府则举荐寡恩。
三者化人之大端。
而情礼尽旷。
徼倖道长。
而纯悫道消。
悲夫。
礼首于冠而成人。
筮日筮宾。
即事于庙。
同师之友。
乡邦之族。
醮而礼之。
遂相与字之。
身何以不严。
友何以不敬。
虽有暴慢。
无自入焉。
呜呼。
士大夫略之。
礼坠于地久矣。
信义不厚。
斯有渐欤。
后进未较。
是以非僻者多附成而远败。
成或非经。
败或非义。
三代之理。
不能无是。
矧弊末乎。
于是大雅之友扫除。
无妄之交风动。
利招则不悔机网。
名眩则甘心鼎镬。
倾之以势。
则不畏于天地。
饵之以权。
则忍绝其亲爱。
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
故诗有谷风之刺。
礼有邦朋之禁。
以此防人。
犹或踰之。
嗟夫。
奇巧钓情者。
明哲所恶。
锋芒逆物者。
道家不取。
受施忘惠者。
仁义之蠹。
迹均心异者。
蛮貊之俗。
面附背携者。
人道所弃。
远贤奔利者。
商贩之行。
俞可强不者。
仆妾恒性。
爱子遗亲者。
犬彘之心。
若然者无代无之。
呜呼。
至交之道殆绝乎。
如有唱而无应。
非唱者过也。
善交者不好甘而恶辛。
贵弃同而即和。
鲍叔洁廉而管敬仲三归。
至知之契。
故无与二。
君子不器。
交议宜然。
义在切切偲偲。
匡救其阙。
善则辅宣之。
过则规诲之。
不从则一心以蔽之。
不幸寘于刑辟。
则生死以全之。
传曰。
朋友无大故不弃。
此之谓也。
苟能久要之约必存。
平生之言可复。
楼护终身与吕公同食。
张裔养杨恭母如亲。
则家室有归。
人谁虞死。
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行之难。
言之得无讱乎。
务省诸身而已矣。
向敏中进官制天禧元年八月壬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宋大诏令集》卷六○
上法台耀,式宰司,所以刑四方之风,叙百官之职。
永怀眷奖,属在老成,揆兹灵辰,锡以徽数。
开府仪同三司、行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景灵宫使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向敏中,应期良佐,命世宏材,绵历两朝,践扬二府
蕴哲明之德,式是民瞻
告良显之谋,亮于邦采。
协赞斯久,燮谐实多。
方切倚毗,久宜崇进
升峻资于右揆,兼荣秩于东台,监总信书,陪增多邑。
冠于鼎席,咨乃栋臣,益懋嘉庸,辅宣至化。
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加食邑食实封如故。
大唐银青光禄大夫彭王傅上柱国会稽郡开国公太子少师东海徐公神道碑铭 唐 · 张式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惟天阴骘下土。
恢宏相导。
降圣启运。
生贤佑时。
犹三光五行。
晷度盈缺之无𠌤候也。
元宗开元之后。
景化昭融。
选建明德。
大旌文学
肃宗嗣位。
首革艰运。
方用大刑。
荡秽□□则武功戡难。
议狱缓死。
代宗□□□今上纂丕图。
参任二柄。
以康亿兆。
会稽公历奉四后。
周旋五纪。
各因其会。
振耀长才。
有润色皇猷之词。
匪躬纳谏之直。
有铨综九流之鉴。
威怀九德之重。
故外统□□内亚冢卿。
开国承家。
分茅胙土。
所不至者。
未升鼎司
儒流展用。
亦已厚矣。
公姓徐氏。
讳浩
字季海
东海郯人
杭州钱塘县令澄之元孙。
皇朝逸人□敬之曾孙。
兖州九龙县吏部侍郎师道之孙。
银青光禄大夫洺州刺史左散骑常侍峤之之子。
禀命于天。
禀训于先。
禀气于山川。
国器斯全。
辅之沆研。
无得而□郁为通贤。
年十五究经术。
首科升第。
始擢汝州鲁山主簿
□□□卑时论称之。
无何诏徵。
俾□□贤院大学士燕国公说
文之沧溟。
代宗师。
尝览公应制喜雨赋及五色鸽赋兼和制等诗。
曰。
后进之英。
今知所在。
赏叹不足。
□为上闻。
赐帛出于中禁。
依声播于乐府。
无翼而飞。
遽□□□□□□实爱其才。
申其用。
始终以之。
太子校书集贤殿待诏
巩县
寻拜右拾遗
张守圭之节制幽蓟。
恩冠诸侯。
钦承威名。
特以幕僚陈乞。
优遂其请。
监察御史
常侍府君忧。
服除。
京兆府参军
□□荼蓼。
毁滨于灭。
无复宦情。
既□逾年。
勉从亲故之谕。
起就常调。
河南府司录
河阳令
先是有晻昧疑狱。
系囚六十人。
公下车镜照。
一立尘洗。
犹□雷启□□□□□阖境□□熙熙如也。
桐乡遗爱
碑颂□□改太子议郎东土留守王□辟从其事。
有河清俚人。
伪作符命。
埋深溪而表异。
滋拱木以徵年。
然后假献岁之辰。
矫元元之诰。
审言(阙八字)以得之益雷同之口矣。
且云祚圣。
难以□□□□既于听闻。
史笔方裁于简册。
公明徵篆隶。
立辩乖讹。
正大谬于已然。
折偫言于独是。
既而致诘。
悉验其奸。
金部员外郎
都官郎中
岭南(阙八字)求成俗事多诈滥吏□□□□公□□洁□□□□憎枉信义必行于夷獠。
廉平可动于鬼神。
五岭百越。
颂声四合。
同诣方面。
请建旌德碑。
都督张九皋为之飞章。
朝议以为主圣臣忠。
□建圣德颂。
人到于今歌之。
刑部郎司农少□□□兵部尚□□□□□幽陵始祸。
宇县兴师。
公以官在职司
志当静乱。
驰驿诣阙。
陈谟纳忠。
度向背于兵锋。
算堤防于地理。
虑先物表。
机变日□天子奇之。
方超大任。
奸臣忌害。
□□□□除□州刺史
建旆即路。
皇情乃寤。
念剪桐之立信。
谓剖竹之非轻。
乃加本州防禦使
锡金印紫绶。
京师失守。
翠辇西巡。
成都筑受养之宫。
灵武奉继□之制。
召公行在所
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
时銮舆未复。
鹤诏急宣。
尤资倚马之能。
多类奋鞭之速。
公虔恭法□咫尺天颜。
握管风生。
落笺泉洒。
皆如响答。
特迈词锋。
上奇其才。
谓□幽赞。
以本官兼尚书右丞
封会稽县开国男
丧乱既平。
皇极反正。
辅宣天子之孝。
奉扬君父之慈。
元宗孝感光天之诏。
肃宗献至道□□之□启沃两宫之□□□三接之恩。
独以雄文□□□□前代。
文□之盛。
孰可俦其类欤。
当时以陷贼衣冠。
正名同恶。
百辟会议。
三司定刑。
其徒三千。
将寘重典。
公上引大易三驱之□雅诰惟轻之义。
近徵侯君集反于辇毂。
太宗唯罪四人。
越王□□□□狄仁杰议诛元恶。
而言国章有素。
故事斯在。
理要。
端如贯珠。
百寮倾听。
无复异论。
廷诤三进。
竟获减论。
李辅国凭宠恃勋。
台臣侧目。
有命将授左散骑常侍
□□□□公敷陈曰。
败由官邪。
名不可假。
登□珂鸣之地。
侍从顾问之间。
授非其人。
期不奉制。
有命改授大詹事
且曰。
将来命官若此者。
皆许以闻。
然蹇谔之诚。
幸伸于一捷。
而浸润之谮。
竟中于多言。
因除国子祭酒
遂贬庐州长史
代宗践祚。
公论勃兴。
乃□复中书舍人
银青光禄大夫集贤殿学士副知院事
寻迁工部侍郎
杨慎微病久政荒。
殁于南海
冯崇道阴奸伺隙。
盗据新息
以为杖节□绥。
非公莫可。
岭南道节度观察等使兼御史大夫
公折简飞书。
先明大信。
顺流鼓棹。
以示不疑。
见书者皆曰。
此选补徐郎中之名也。
父母至矣。
复何所求。
既而倾岩洞以请命。
□戈鋋而顿颡。
穷南极东。
人迹罕通。
习习祥风。
荡其□□无□□□举(阙七字)复□庶富而后教之。
会来年有吏部之拜。
复兼集贤学士
尝领东都选务。
铨第举科。
凡百其流。
拔奇者一人而已。
比居宰辅□□踰年即□相□齐公其人焉。
洞鉴深识。
皆此类也。
□不□德瑕不掩瑜
执法者所绳。
又黜朗州别驾
皇上登宝位。
徵拜彭王傅
会稽郡开国公
食邑二千户
睹风仪之可法。
惜春秋之已暮。
尊德尚齿。
方欲以论道之位处之。
其明年。
薨于长安永宁里之私第。
享龄八十。
告第加等。
太子少师终焉。
公礼义之舆。
中和所蕴。
智周显晦。
行茂家邦。
班固董仲舒公孙宏倪宽以儒术通世务。
□三人似□其□□□度德以义。
复何愧于前贤。
先府君擅书。
公尝受笔法。
□□忘倦。
草隶兼优。
开元天宝之间
倾玉帛刻琬玉者。
一门二妙而已。
议无优劣。
右军父子拟焉。
始自登朝。
特为中书令张曲江所器。
忘年定契。
不复以礼秩关情。
故当代英选。
孰非交友。
□□彦异。
自我吹嘘。
所以累登石渠
再践西掖
入更台省
出拥旌旄。
九迁而硕望弥高。
三黜而轻痕不污。
宾实本末。
信中庸之君子欤。
公以建中三年四月二十五日薨。
其年十一月葬于东都偃师县先茔之左□洎贞元十五年
嗣子现。
罢宰王畿新安
璲为东府法曹掾。
珰玫。
进士未第。
伯仲之存者四人。
现尝以家传遗文。
俛叙其志曰。
史牒藏诸册府
墓隧閟于幽扃。
永惟世德。
尚隐松楸。
未奉纪功行于金石。
留九□□百代朝建夕殒□□无恨国有干戈之故。
家有死丧之戚。
恳愿未就。
垂二十年。
辞将涕从。
礼以情激。
则圣人所谓扬名于后代以显父母者。
扬己之美。
与扬亲之美。
俱孝子也。
其□□□顾□□寂之请□□□□之效铭曰。
东南有截。
强霸者
中蟠会稽
旁浸海浙。
含风蕴玉。
浴日孕月。
象合粹灵。
气生才哲。
才哲伊何。
会稽公
克□克亮。
克孝克忠。
种蠡宏谋。
王谢高风。
实探其奥。
实□其踪(其一)
会稽之德。
和柔且直。
朗迈温重。
威仪抑抑。
乃辩奸谄。
偫疑去惑
载谳典刑。
刀锯减息。
内外更践。
卑高称职。
绩著缣缃。
爱留邦国(其二)
会稽之文。
代天为言。
藻绘皇猷。
宏化□含和变□□泽伸冤。
邃剧渊塞。
疾如雷奔。
宣明日月。
赞翊乾坤。
敷畅大号。
亲亲尊尊。
草隶兼善。
钟张抗论。
一台二妙
独耀吾门(其三)
会稽之武。
非谓暴虎。
建旆鞠旅。
往绥南土。
南之凶残。
民痛里殚。
盗邑乘城。
馀孽桓桓。
于以代起。
推诚静献。
人谓投戈。
我唯挥翰。
翰墨所经。
人胥辑宁(其四)
会稽之终。
翰苑其空。
宸扆轸悼。
邦人辍舂。
楷模遗草。
景行中庸。
大雅道丧。
谁其发蒙。
成周之东。
天地之中。
邙洛向背。
终华会通。
故茔新垄。
□□□□勒石铭德。
悠悠不穷(其五)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803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臣伏见今月十日敕。
今年诸色举选宜权停者。
道路相传。
皆云以岁之旱。
陛下怜悯京师之人。
虑其乏食。
故权停举选。
以绝其来者。
所以省费而足食也。
臣伏思之。
窃以为十口之家。
益之以一二人。
于食未有所费。
京师之人。
不啻百万。
都计举者不过五七千人。
并其僮仆畜马。
不当京师百分之一。
以十口之家计之。
诚未为有所损益。
又今年虽旱。
去岁大丰
商贾之家。
必有储蓄
举选者皆赍持资用。
以有易无。
未见其毙。
今若暂停举选。
或恐所害实深。
一则远近惊惶。
一则人士失业。
臣闻古之求雨之词曰。
人失职欤。
然则人之失职。
足以致旱。
今缘旱而停举选。
是使人失职而召灾也。
臣又闻君者阳也。
臣者阴也。
独阳为旱。
独阴为水。
今者陛下圣明在上。
尧舜无以加之。
而偫臣之贤。
不及于古。
又不能尽心于国。
与陛下同心。
助陛下为理。
有君无臣。
是以久旱。
以臣之愚。
以为宜求纯信之士。
骨鲠之臣。
忧国如家。
忘身奉上者。
超其爵位。
置在左右。
殷高宗之用傅说
周文王之举太公。
齐桓公之拔宁戚
汉武帝之取公孙宏。
清閒之馀。
时赐召问。
必能辅宣王化。
销殄旱灾
臣虽非朝官
月受俸钱。
岁受禄粟。
苟有所知。
不敢不言。
谨诣光顺门奉状以闻。
伏听圣旨。
萧俛尚书右仆射 中唐 · 穆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四
师长庶工。
总详六职
重任久旷。
益难其人。
自非体参股肱。
位列钧鼎。
引义以知退。
致礼而加恩。
则授受之閒。
何以允兹任也。
朝议大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徐国公赐紫金鱼袋萧俛
门承华兖。
位列清贯。
用能周物。
志在佐时。
内署之论思。
南台之纲纪。
朕初承天序。
擢处台阶。
推一心献纳之诚。
赞四方经营之绩。
及此踰岁。
累陈恳词。
微恙所侵。
坚请难夺。
朕忧勤庶政。
亲委大臣。
务厚始终。
以全进退。
谢弼谐之任。
宜加端揆之崇。
尔宜戒之。
服我优秩。
可守尚书右仆射
勋赐如故。
安平公贺皇躬痊复上门下状834年1月15日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州
右。
今月得本州进奏官状报。
今月十二日
皇躬痊复。
相公躬率百寮。
奉见奉贺讫。
伏以圣上祇膺大宝。
虔奉睿图。
务此忧勤。
稍亏颐摄。
相公辅宣元首。
翊赞灵猷。
戴宗庙之垂休。
慰黔黎之允望。
金縢玉检。
恶藏请代之书。
黄屋丹墀。
每进先尝之药。
至诚斯著。
休问旋臻。
然后率百辟以云趋。
导九重之日朗。
百蛮倾耳。
万国企心。
某愧守关河。
分符竹
不得少尘班列。
共展欢呼。
对熊轼以自悲。
泪如雨坠。
望凤池而结恋。
心逐云飞。
无任抃贺攀恋之至。
四京诸道德音嘉祐八年二月十一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一六
门下:朕顾以眇躬,承于重器,绥御天下,踰四十年,曷尝不周览万机,举遵先宪,垂精寥廓之治,绝意纷华之娱。
虽忧惧薄于冰渊,而廑劳发于寤寐,尚虑明有所未烛,化有所未孚。
戒中,维物在煦,言念幅员之广,生齿素繁,囹圄之间,系囚日至,滞冤之情未达,愁叹之愤或多,宜涣发于至恩,庶导迎于善气,辅宣时令,协应天心。
应四京诸道(云云。)
于戏!
天所助者顺,故美祥之有来;
民常怀者仁,非博爱之罔乂。
蠲苛布德,其在兹虖。
告于迩遐,当体朕意。
提刑 宋 · 孔平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三、《朝散集》卷一一
伏审光奉宸恩,荣总天宪,恭惟欢庆。
伏以某官宅心明恕,秉德直温,卓尔自持之高,绰然所至之誉。
向司外计,尤简上心,就倚使者之良,辅宣钦哉之意。
乘轺聿素,当不俟于澄清;
召节在涂,伫别承于优渥。
更祈保卫,以副愿瞻。
淳祐元年幸学诏跋淳祐四年三月 南宋 · 史嵩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四、《咸淳临安志》卷一一
臣等恭惟皇帝陛下宅心道妙,兴教右文,稽式古典。
淳祐改元正月丙午下明诏,戊申夙驾銮路,祗谒先圣,釐正从祀,跻五贤,黜安石,临视大学,升御崇化堂,命国子祭酒臣觱讲《大学》,荐绅衿佩,觌仪泳仁,肃肃雅雅。
乃攽御制十三赞于学,奎壁辉润,晰潜发微,俾教者学者,知所据依,精择力践,用称明旨,所以加惠斯文甚厚。
臣等拜手稽首端诵绎复而言曰:至哉,圣学之精粹也!
粤八卦九章,肇阐道原,前圣后贤,踵相授受。
繇羲至周其道行,繇孔至孟其学明。
迄孟而降,申、韩、老、佛,六家九流之说,蚀人心,蠹道真,大经大法,益晦弗章。
后儒始作而曰,尧以是传之舜,更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而不得其传,信不为无所见,抑穷源会流之义未备也。
陛下识洞高明,学诣宏奥,当圣远言湮之馀,深挹远绍,独有契于圣心,乃克上溯邃古继天立极之原,下派圣门面命心传之脉。
于以迪化昭代,诒训方来,的乎传信之符券,昭乎行世之日月也。
昔汉世宗黜百家,尊孔氏,后世犹亟称之。
方之圣作,表章经籍之事浅,阐明道统之功大,千万世不可尚已。
臣等愚陋,不能辅宣道化,大惧失坠,谨奉诏书宸制,寿诸坚珉,期与多士服膺请事,以钦承圣天子尊闻行知之实。
淳祐四年三月